|
為什么產業龍頭集團,薅“豬毛”的現象頻頻發生? 二維碼
383
發表時間:2020-04-26 16:45作者:阿佳希 據養豬網報道,不久之前行業龍頭溫氏股份某豬場母豬飼養員用“沒懷孕的母豬換掉了懷孕的母豬”侵蝕集團利益,涉案金額幾十萬的新聞。之后溫氏再遭遇“家賊”,子公司出納方某3年半侵占資金1200萬! 剛坐上行業頭把交椅的牧原股份,這個月曝出多名員工伙同他人生豬少稱重,涉案金額高達800萬! 企業都是經歷無數的風風雨雨,長期的摸爬滾打才能做大做強。溫氏與牧原能達到今天這樣的高度,擁有如此多的成就,實屬不易。而兩大巨頭曝出的這些新聞,不僅讓人感嘆唏噓。 阿佳希深耕畜牧業20年,長期與畜牧業內朋友交流發現,畜牧人都是勤勤懇懇的勞動人民,踏實肯干,工作務實,為何卻在近年卻頻頻發生薅“豬”毛的事件呢? 案情回顧: 1. 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牧原股份出納袁某1伙同過磅員陳某、時慎等人,在銷售稱重環節多次以少稱重的方式侵占牧原股份財物。經鑒定,涉案金額共計356.92萬元。 案例分析: 溫氏、牧原的案例,這動則上千萬元的管理漏洞,讓人不禁嘆息。上市公司薅“豬”毛的現象頻頻發生,這暴露了企業管理中,信息化建設與監控機制不到位的嚴重問題。
隨著經營產業的不斷壯大,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,不僅在宏觀上需要有大格局戰略布置,在微觀上更需要抓好核心管控節點,將信息管理系統與經營制度體系打造融合,成為貫穿整個經營過程的管理抓手。 據了解,溫氏、牧原都是使用了知名品牌基本平臺,前后投入累計千萬量級(溫氏企業系統源于金蝶,牧原則選擇由用友定制)。金蝶、用友在財務系統以及其他領域標準化、通用化的ERP上技術水平已達頂尖,實力可以說在國內非常強大。但由于畜牧行業的特殊性,以及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生物資產特質,目前類似這些大型通用軟件供應商很難以一套統一的、標準的、通用的系統模塊,對靈活多變、往來復雜的業務流程進行有效管控。而系統產品的輸出,總會缺少管控的要點,似乎缺乏了畜牧業的“基因”。這很大程度上留下了企業管控的漏洞,以及“暗箱操作”的空間。 在研發或者選用合適企業自身的ERP(企業信息管理系統)時,更應當著重于系統的管控方法,而不是把精力都集中在名噪八方的系統品牌、美觀齊全的數據報表、“不成熟”的新技術上。建設信息化管理時,選擇投資的管理系統華而不實,只是麻痹企業管理者的一針嗎啡,藥效過后更是痛的刻骨銘心。 回顧上文的案例,從實際上看皆為企業物資、資產轉移過程中的管控疏漏。但本質上,這是企業的物資、資產,在經營過程的“實物流”與管理過程的“數據流”斷裂而造成的?!皩嵨锪鳌迸c“數據流”中間無有效的管控方法銜接,滋生了“暗箱操作”的形成空間,導致信息化管理的失真。 應用場景落地: 那么如何把案例中這信息化管理的失真矯正,借助互聯網技術、數據分析管理、物聯網應用等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端把企業經營過程管控到位? 時間見真知,實踐證真理,我們來看看深耕畜牧行業20年的阿佳希股份在2000+客戶案例中是如何做的。 **、等待領取排隊號 第二、排隊開票并等待通知裝貨 第三、裝車完后再次過磅檢測數據準確性 裝車完畢后,承運司機再次過磅,系統讀取地磅信息進行核準比較,通過讀取系統設置的過磅規則管控出場過磅: ◆ 如果過磅信息超過了規則允許的誤差范圍,則單據需通過有權限的關鍵管理者審批方能出場,并通過配送信息推送至客戶; ◆ 否則,系統中標記為車無法出場,且單據上沒有出場標記。在異常預警系統中,將此類單據的數據進行匯總,并預警提示到關鍵管理者。 通過“實物流→單據流→數據流”再到“數據流→單據流→實物流”的管控,阿佳希將含有畜牧業基因、帶著管理思維的ERP交付給企業,幫助企業在經營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中達到有效管控,將這“偷梁換柱”、“暗度陳倉”的空間扼殺在系統的管控體系中。 阿佳希的惠順管理系統從研發至今,一直秉持數據不離實物,管控不離制度的嚴謹態度,配合企業管理制度,利用“單據流”銜接經營過程中“實物”與“數據”,使得“實物流”通過“單據流”的梳理與管控,形成連接企業整個經營過程的“數據流”管控。 上文所提牧原的薅“豬”毛案例,管控漏洞時隔四年…… 而在這四年的時間里,又可能存在多少的問題未能暴露呢? 您的企業,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呢? 一機在手,管控無憂。數據分析,運籌帷幄。 |